讓天使展翅

教育是社會發展中重要的一環 適切的教育制度與理念才能使每個孩子都能在各自的天空下展翅翱翔

星期日, 6月 11, 2006

撿海星人

雪白的浪花襲來
一群群的海星被拍打上岸
在那乾涸的沙岸上枯竭著

風,吹著佇立在沙岸的女孩
她,撿起一隻海星,往海裡丟
又,撿起一隻海星,往海裡丟
白天,撿起一隻海星,往海裡丟
夜晚,撿起一隻海星,往海裡丟

浪,將海裡的一隻海星,打上岸
又,將海裡的一隻海星,打上岸
白天,將海裡的一隻海星,打上岸
夜晚,將海裡的一隻海星,打上岸

她,撿起岸邊一隻海星,往海裡丟
浪,將海裡的一隻海星,打上岸
白天,將岸邊的一隻海星往海裡丟
夜晚,海裡的海星又被浪花打上岸

風問她:海星不斷地被打上岸,妳永遠沒有丟完的一天
小女孩:我每丟回一隻海星,我就改變了一隻海星的命運
她,又撿起一隻海星,往海裡丟...

=
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這就是一個老師一輩子的工作
撿海星人...

[心得]一個國中生的殞落

講題:校園個案觀察─一個國中生的殞落

講員:中原大學電資學院院長 王晃三教授

日期:4/26

人生是一系列選擇的結果,你昨天的選擇,決定了今天的你;你今天的選擇,也將會造就明天的你。是什麼讓大家選上教育一途呢?是為了追求美好生活形象與品質?還是一種使命感的實踐?然而在這些美麗的理想中,我們仍需要去面對校園中的現實,我們必須承認校園是當代當地的社會縮影,有貧富懸殊、有文化差異、有家庭問題、有功利取向,還有永遠劃不清的價值混淆。再看看現在的教育現實環境,升學掛帥、能力分班、補習班林立、參考書氾濫,在潮中隨波逐流的老師們難道當初沒有使命感?沒有學生會存心搗蛋,只是因為他不知道後果有多嚴重,沒有學生他是存心的……

王子泰,1980年生於美國,1996年在一次無照駕駛的過程中,喪於一場車禍中。在事故發生的前一年,子泰成為了一個所謂的邊緣少年,然而這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本質卻是善良而可愛的。他也許不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但卻是許多人最好的朋友,是父母兄姊心中的可愛孩子,只是在追求儼整劃一的教育體制中,他找不到揮灑的空間,為此他一度成為失落的羊,他的生命看似短暫,卻是豐富而繽紛。

我記得國中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的母親是國小老師,那同學從小就被母親大力栽培,各項標準都被定的嚴謹,一次數學的段考考差了,聽說被訓了好一段話,也許是覺得身為教育人員,自己的孩子就該樣樣傑出吧。然而,我們卻常常用「我想法」去評判其他人的價值;用社會價值去量化一個人的優劣,很欽佩王教授能夠認同每個孩子的異同,並且去讚賞孩子的優點,而不被既定的教育制度扼殺孩子存在的價值。

在成長過程當中,一個人的自信往往是基於自己的表現有沒有被認同。以我自己為例,從小各項學科均衡發展,就會在掌聲中成長;方向感奇差無比,卻不會受到責難。因為在校園當中學習狀況良好,就會被師長認為是個聰明乖巧的小孩,所以常常比別人有更多機會去嘗試不同的經驗,然而我真的天資比別人好嗎?與其說天賦,我反倒認為我今天的能力是掌聲堆積出來的,因為我很幸運,我所擅長的,剛好於這個制度下讓我輕而易舉地表於外;而我所不足的,這個制度卻無法將它量化。

最近,父母因為弟弟的英文成績不理想跟我聊了很久。國小的時候,弟弟對英文就已經相當吃力,那時候我們就溝通說「不要求英文成績要很頂尖,但是不要放棄它,起碼讓自己能夠跟得上大家」。但是上了國中後,情況越來越糟糕,從國一的六、七十分,到現在國二的二、三十分,我們感受得到他於英文的無心,本希望藉由補習班的補救教學能夠有所幫助,但反而造成他很大的壓力和生活中的不悅。曾經有一次,成績單上弟弟的數學成績和自然成績都是全班第一,卻唯獨英文二十幾分,他就把那二十幾分折了起來,也不太願意拿成績單出來分享他優秀的部分,雖然他曉得父母並不會因此而打他罵他,可是他知道父母的在乎,還有那壓得他喘不過氣的期望。母親常常對他說,有什麼問題大家一起來面對,然而不懂英文的父母親,縱然想幫忙常常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到頭來還是讓他自己一個人去承受。前幾天在聽母親敘述弟弟的近況,有一次補習班老師對弟弟說:「你現在只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個就是好好念英文,第二個就是你回去跟你爸媽說你要放棄。」弟弟一聽到,便很無力地回答:「他們不可能答應。」而且最近一陣子不曉得是否英文的壓力,就連數理成績也開始往下掉。

我聽到此,心裡面擔憂的不是弟弟的成績,而是那句「他們不可能答應」。家庭是孩子最後的避風港,可是今天父母沉重的期望對弟弟而言已經成了「絕對而不可變更的事實」,可想而知那種心理壓力何其大,我最擔心的也是這樣的想法會讓他自己把自己逼近死胡同裡。我開始跟我父母討論,是不是能夠可以稍稍改變一下心態,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正因為這兩個字,已經影響了弟弟的其他日常生活,包括其他科目的成績、心情上的放不開,甚至一有空閒時間就鑽進自己的電腦世界,不願意面對人群,然而英文成績真的重要到足以用這些東西來換取嗎?假設這一輩子英文就是學不好,整個人生就是黯淡悲慘的嗎?英文不好,其他的長處就該被秉棄嗎?

於是我冒然地提出了一個對父母現有觀念很有挑戰性的想法:支持弟弟放棄英文。

有時候學習如果不能夠從自身出發,時間、心力、金錢都是枉然,硬要弟弟在這個時間點上突破英文這樣的瓶頸有必要嗎?每個時間點對應每個人、每件事是有不同的價值意義的。因此我提議跟弟弟做一個溝通,談一個交換條件,什麼補習班的英文課都可以停掉,考試考不好我們也不再給予壓力,但是這些多出來的時間要去學習一項專長,例如弟弟感興趣的電腦軟硬體,並且要讓我們看得到成果。當然,我跟我父母親討論的時候,想的要比這更多,我們支持他放棄英文一來是希望他走出現在卡死的困境,二來是希望藉由專業才能的自我精進,讓他去慢慢體會英文的重要性,等到年紀稍長、自己也有一些想法跟經驗後,看能不能讓他重拾英文之時,不再是因為父母的期許,而是自我的要求。再把情況假設更糟一點,也許他就是對語文沒天份,這輩子再也不去碰了,但是他能夠在另外一個領域找到自我的天地又有何不好?我的想法只是不希望大家把執念僵在這個時間點上,稍稍延後一些也不是絕對不可行的選擇,個別化的教育應該是更有彈性的,而不是應該要求每個孩子都要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委曲求全。就像王教授在敘述子泰時一樣:追求嚴整劃一的教育體制中,他找不到揮撒的空間,為此他一度成為失落的羊。其實回過頭來想,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甘願讓自己成為一個邊緣少年,是在和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互動下,他們的特質加上他們的際遇才讓他們失落了。而比較起來,營造出這樣大環境的我們,要負起的責任似乎比那些邊緣少年還要更多。

星期一, 5月 01, 2006

[心得]師生關係的永續經營

講題:師生關係的永續經營

講員:中原大學 潘正德教授

日期:3/15

在紐約寒帶區,風雪來臨的日子,一間小學仍舊照常上課,校方這般的行政決策讓許多家長覺得不滿,紛紛打電話到學校抗議。校方便以委婉的語氣表達道,這間小學有二成的孩子家裡是沒有暖氣足以渡過這風雪的日子,因此校方決定開放學校,讓這些孩子有一個不會挨餓受凍的避風港,然而身為師長對學生的關心也不僅止於照顧他們的身軀,更要關慰他們的心靈,校方不願意來學校的孩子都必須被貼上貧窮的標籤,因此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一起來上學。這是個很窩心也很令人動容的師生關係,然而在更多的時候常常因著父母珍愛孩子的心理,老師們還是得備受指責;此外,在維繫師生關係中,又必須建立自我的個人特質和風格,培養情緒、價值觀、動機、需求和經驗的察覺能力,教師實屬難為,在有限的權力裡,擔著無限的責任。

在潘教授舉的這個溫暖的例子中,卻讓我聯想起一個很不愉快的記憶。大約在七、八年前,弟弟正值要上國小的年紀,在幼稚園的學習過程當中,因為有學習障礙的特徵,加上幼稚園的老師不懂得引導,也不懂得體諒並且關慰學生的心靈,使得當時弟弟在幼稚園的表現怪異而偏激,常常躲在桌子底下不出來,老師交代的功課也不做,不過做家人的都曉得,在家裡很乖很貼心的他不是叛逆骨子,而是在那樣的受挫環境中他武裝了自己。為此,母親在弟弟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希望找一個小班制的學校,好讓老師能夠多花一點心思在帶領弟弟成長,母親就找到三峽的一間國小,一個班級大約只有十人上下,弟弟就這樣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開始了他的住校生活,而母親也為了多跟學校老師溝通,每天花三個小時騎車來回家裡跟學校之間。

母親深知師長們要帶領這樣學習狀況的孩子很辛苦,因此也常常提供老師一些譬如說可愛的貼紙,希望老師能夠多鼓勵班上學生,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從愛中成長。然而令我們痛心的是,不過大約十個孩子的班級,老師藉著各種名義將這可愛的貼紙分發給每個學生,卻獨獨只有弟弟沒有!在幼稚園已經受創的心靈,至此更是封閉與偏激,只要老師在鼓勵、在分享好的東西,弟弟就會跑到角落,丟下一句:「反正又沒有我的」。當初母親提供貼紙的用意,到此反而深深傷了弟弟的心,身為家人的我們又情何以堪,悲憤、痛心、不捨、怒意,甚至有一次弟弟不願意在留在那邊,衝出校園,什麼也不管,當時剛上小一的他一心只想要從這山區國小自己走回家,每個人都可以想像,這孩子傷得多重。到了後半段,導師竟然還請學校跟我們聯繫,希望弟弟能夠轉學,看著母親那段日子每天哭泣,就建議母親將弟弟轉回附近的國小,而我回去找以前待我很好的老師說明狀況,希望得以尋求協助。弟弟也知道母親這些日子為了他吃了很多苦,很貼心很乖巧的跟母親說:「沒關係啦!妳不要再這樣跑來跑去,我回去念xx國小就好了,我會乖乖的……」。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能這麼懂事而貼心的有幾個?為什麼這樣的孩子在團體中不能將他自己的善意好好表達?這大部分的原因可要歸功於這兩年對他「特別」照顧的老師們。

回到了學區裡的國小,遇到了一個很好的導師,聽我們敘述了弟弟的狀況,給予了相當多的包容與鼓勵,自小二開始,弟弟的學習狀況大幅改善,雖然人際互動當時還是很差(可能跟委瑞症多少也有一點關係),但是所有的整體狀況卻一直都在改進當中。直到現在,弟弟國二了,數學競試考、自然競試考常常拿全校第一名,也常去同學家幫忙解決電腦問題,這樣一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就是在七、八年前「被老師逼到椅子下、角落去」的孩子。真的,這樣的師生關係真的曾經讓我們痛徹心扉,身為老師的專業素養在哪裡,我完全完全看不到。

在潘教授的例子中,相對於此,真的很令人感動!父母對孩子的愛,我們都可以想像,有時父母要對兩個以上的孩子給予平等而貼心的愛已屬不易,特別是老師要對那麼多的孩子予以細心而體貼的關懷,我們知道於人性而言真的非常困難。然而老師卻不該是只有恣意妄為的人性,而是應該用自己的專業善盡自己的天職,在良好的師生關係中,輔助孩子成長。如果說做老師的會偏心,也應當偏在那些適應不良的孩子身上,因為比起那些適應良好、笑容燦爛,坐在桌前畫著美麗圖畫的孩子,那躲在桌下哭鬧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協助。什麼是專業?專業就是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我們做得到,一般人都想放棄的孩子我們可以循循善誘,每個人都放大某個孩子的缺點的時候,我們可以表揚他的優點,這就是老師的天職,這才是老師的專業!

星期一, 4月 24, 2006

[心得]准老師看九年一貫課程

講題:准老師看九年一貫課程

講員:永安國中 張祝芬校長

日期:3/29

九年一貫的理念特色是重視整個學習領域的統整,強調彈性化的教學內容,以課程綱要取代課程內容,以促進教學整體的活潑化。然而現今放眼望去,現在的九年一貫制度的卻是零零落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游要改革下游就配合,然而往往都是老師們站在第一線,承擔下受衝擊的學校「文法結構」所帶來的問題。過去台灣校園的「文法結構」離不開分年、分班、分科、教師中心和講述法;而今天九年一貫政策卻衝擊了分年以外的所有教育方式主體。針對九年一貫的教改理念,我們並不能說它錯,只是從理念到實施政策之間,卻有太多的漏洞,從倉促決議、立即公佈、加速實施到收拾殘局,缺乏課程實驗,加上師資上與教材上的配套措施不足,一連串的問題堆積像是越掀越高的浪潮,政策改革落到師生之間反而成了一道跨不過的鴻溝。課程改革政策本是一種權力性的論述,學校和教師仍保有其詮釋和建構的自主性,同時也加重了教師教學的責任性,而保有創新、創意的概念才是真正課程活力的來源。

在張校長的演講過程當中,有提到課程名稱與課程內容之間換湯不換藥的情形,我想在一般學校裡面是很普遍的。國中的時候,只要是主科老師找不到時間考試,第一個想法就是跟美術課、音樂課,或者其他非主學科的老師們借課,整個學習重心的偏頗顯而易見。一直到上了高中,就讀了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從小被養成那樣觀念的自己,才首次發現世界上的確是存在著不一樣的學習環境。北一女中的確是個優秀的學習環境,提供正常的學習生態,科科並重,強調整體學習發展,從亮眼的成績單到不鬆懈的體育訓練課程、從蓬勃的社團活動到注重人格的健全發展,學生們擁有豐沛的學習資源與高度的自我要求,使其很多理想中的教育理念在此都能順利推展。然而我們卻要明白這是一個特例,短期之內這樣的資源、觀念以及學習生態,並無法普及至每個中小學的親師生之間,長期的宣導與漸進性的改革才是真正從根本的改革。

看到現在就讀國中的弟弟,當初學習建構式數學的時候,的確讓我驚呼不可思議,減法是用加法來算、乘法也是用加法來算、除法則是用乘法來推,我問他會不會除到小數,忘了是小五還是小六時候的他,搖了搖頭說沒教。看著弟弟的數學考卷,很奇怪的事情是「計算過程都錯,最後答案都對」,我就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就回答我:「每次看完題目我就先心算,算完之後就直接寫答案,寫完答案再寫算式。」我看了一下他們那「繁雜」的計算過程

ex: 0+3=3 3+3=6 6+3=9 9+3=12……

由於內容太過繁雜,反而容易出神寫錯數字,讓我不禁懷疑,這樣的計算過程究竟是幫助思考,還是對老師的敷衍了事?就在這樣親師生都疑惑的情況之下,升國中的暑假接到了補救教學的通知,然而就如張校長所言,國小到國中那失落的十個數學單元,師長們一定有能力在銜接國中之前(暑假)撥時間授與,然而問題卻是出在學生要如何吸收?再回過頭來看,我們就可以發現催生政策改革的錯誤性,在缺乏課程試驗的條件下,就像趕著一群孩子,教他們要在雜草叢生的地方硬是走出一條道路,發現迷路的時候才說「不然我們先回去走剛剛以前人走過的路好了」。試問這樣的教學品質何在?儘管原先的教學理念是善意的,卻也被現實的粗糙消磨殆盡。前方如果是一片芒草,總不會要孩子們用鮮血畫出一條道路吧!

教育政策的改革,理應是基於前人學習經驗的累積,利用我們這些過來人的智慧去創造一個更適宜的學習環境,從事教育工作者,無論上游中游或者下游,都應該拿出自己的智慧去開拓學習的眼界。要建一座穩實的大廈,地基就要紮得深穩,成功的改革是整個教育型態的改變,而不是單就於教育政策的頒布,如何從宣導開始帶動親師生三方的觀念重整?如何在教育學生統整重要的同時能有個統整性的教育改革?如何在效法他國教育理念的同時,將這樣的新訊息配合台灣的教育現況內化成新的智慧?其實台灣人是很聰明的,尤其是補教界,常常都能一針見血地刺中改革要害,如果上位者能夠多用點心、甚至願意放下姿態換個觀點切入的角度,相信所擬的政策將更周詳而緻密,孩子們也將不會在芒草堆中鮮血直流,或者發育不良成為國家的「凍」樑。

星期三, 3月 01, 2006

[生活]教育學程

想了很久,終於決定要修教育學程了。
其實很想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多元一點,也悠閒一點,看樣子是悠閒不起來了......
電子工程學系的課其實不輕,能夠兩頭兼顧嗎?我不曉得。只是覺得自己的人生如果不能為自己想去做的事情冒險的話,那麼每個人充其量也不過只是社會環境印出來的模子;如果連我這樣有「本錢」(年輕)的人都不願意去挑戰的話,那這個環境也未免太死寂了。想起高中的英文老師曾言及:「教育對我來說是一種心愛的職業,而不是人生中退一步的後路」,我想我至少有這樣的觀念跟想法,應該是正確的第一步吧?

我知道也明白,比起以往,「老師」不再那麼高高在上受人尊崇,也不再是人人稱羨的鐵飯碗,所謂的市場也是趨於飽和,孩子越來越少,家長態度越來越強硬,何苦要往火坑裡頭跳?我還真不曉得該怎麼反駁,只是很想付出自己的心力,去為那些需要我的學生付出,想去告訴他們世界有多美好,人生該怎麼不悔,自己是可以很優秀的,去帶領他們走出令他們暈頭轉向的迷宮...。不曉得自己是不是既年輕又天真,不過我相信自己邊走這條路的同時,也會一邊長大的。

星期四, 2月 09, 2006

高等教育之於通才

「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但我認為大學高等教育的目的理應在培育「通才」大於「專才」。一個大專院校生,一標準社會成長程序來說,年齡約在二十上下,是個豐富多采的開始,不該被侷限,約束了看世界的角度,何況上有許多人可能還沉浮於眾意識流中,未明確自我的方向,多接觸多瞭解不同的領域才有更多的機會啟發自我的潛能。再者,往後在職場生涯中,多半是專業領域的精進,在此之前養成廣納知識的習慣,亦能為身為專才的創思加分。回過頭來看看社會的根基,每個領域的棟樑都在支撐這個社會,假使在每個專才的根本,沒有足以共鳴的根基,就像牙籤盒裡的牙籤,各個挺拔卻也冷漠而鬆散。培育一個通才不只是在能力上的增值,更是一種對社會各領域的關心。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專才的培育到了後半段,大多還是要看個人的努力大多還是要看個人的努力,但通才的培育,是比較需要由不同能力的人來分別引領,倘若連高等教育無法給予這樣的學習環境,實著可惜!

[閱讀]黃崑巖─教養有如一陣風

節錄自《黃崑巖談教養─教養有如一陣風
作者:黃崑巖

誰見過風


因為在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的總統候選人辯論會,我提問到「教養」兩字的意思,「教養」這個名詞突然成為大眾、媒體語親朋的中心話題。不少人一碰面,會急忙地問我「教養」指的是什麼內涵?但我才不相信這世上有對教養毫無概念的人。我也不相信每個人的心理沒有一把尺,來衡量自己或別人的涵養。

問題在當有人問起我們具體地說是在衡量什麼東西,我們卻講不出它的輪廓與外貌,遑論要三言兩語描述它。但我可斷言「教養」這兩個字是要不斷的省思與探討的;不做這種省思,就很難提煉出它的真面目,因為它是無形的概念。如果沒有經常省思,驟然被問起教養指的是何物,要三言兩語下定義,絕非易事。要捉住它只好多作思維,這概念才會有品評的焦點。教養即人的風格與氣質,具有不少不同的面具已如上述,它型態不一,值得從不同的角度去推敲。我曾經編纂了名叫《SARS的生聚教訓》的書,在裡面我引用了十九世紀一位英國名詩人克利斯蒂納‧羅塞蒂(Christina Georgiana Rossetti)的一首詩,在此再引用它,對若隱若現、難以捉摸的「教養」兩字的影子也可算是一幅生動的影射。這首詩的題目,叫「誰見過風?」

Who has seen the wind?
Neither I nor you
But when the leaves hang trembling
The wind is passing thro!

個人的教養有如一陣風,誰想看它或捕捉它,必須從一個人的言行去察覺、推測與判斷。教養的要素極多,但難的是,它平常難以窺見,只在特殊的狀況下才會呈現在別人面前,讓您辨識。反過來說,缺乏教養也在面對狀況時才會露出馬腳,讓你看到這種人內涵的貧乏。這與誰想見到風,必須從觀察被風吹動的樹葉去推斷,是同一回事。中文裡所指的是風骨,可能包涵在教養的成分裡。而社會有風骨氣節的人一多,一起來呼風喚雨,蔚為風氣,社會的品味就自然提昇。

教養兩個字是有威力的,沒有人會聽別人說自己沒教養而覺得心怡的。實際上,一群人在一起,聽到有人一提到某某人有教養,心理會有一陣汗顏的感受,揣測別人是否在指摘自己缺少教養。這種感覺立即會形成一種壓力。可見教養雖然像一陣風似地静静飄動,但它卻是生活裡被重視的東西,這也是洪保德勉勵一般人應努力培育教養,當作私產珍惜它的道理。

很多人認為教養與教育程度有關,認定他是藍白領兩級的分際;有人認為教養代表審美的能力,是藝術創作細胞發達的表徵;有人更認為它代表自律與自制的功夫,所以安靜寡語、守規矩就是教養的表現。的確,守規矩是常用來衡量「好」與「壞」的尺度。混血的韓素英說她在四川長大時,在中國的大家庭裡以沒有教養知名,這恐怕是韓女士被以中國式的一把尺衡量是乖或不乖而獲得的烙印。所以教養的定義難免還有文化的因素摻雜在內。若沒住在四川的大家庭,韓素英小時可能不會有被視為沒教養的孩子的厄運。

有人以氣質與風貌或者舉止典雅來衡量一個人的教養。這些看法都沒有大錯,氣質本身往往也包含所有這些特質,再說也只能是個人教養的一部分,因為教養還得要看一個人面對抉擇的挑戰時,是否做得出富於智慧的判斷與抉擇。就像哈佛大學的一般教育學院院長說:「不是所有的大專畢業生都是知識份子,所有的知識份子也不見得都是大專畢業生。」是一樣的道理。換幾個字,它會變成「不是所有有上述特質的人都有教養,而有教養的人也不見得都有這些特質」。希特勒就是最好的例子,但這容後再談。